整合乡镇教育资源 建设学习型社区
邗江区公道镇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
今天下午,各位领导、专家不顾连日来的紧张工作和旅途劳累,前来我们公道镇检查指导社区教育工作。在此,我谨代表镇党委政府,对省、市、区领导、专家莅临我镇检查指导社区教育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公道镇是历史文化古镇,崇文尚学、兼收并蓄的乡风抚育了许多仁人志士。这里是明代大将常玉春的出生地,全民健身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这里是清代大学士阮元的故里,教化文章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经戏说“普天之下,唯此公道”,从此,“僧道桥”就变成了“公道桥”。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文化兴镇”为发展战略,以“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多种功能,拓展区位优势,展示水乡特色,面向各类人群,提高居民素质”为工作理念,以“政府统筹、成校牵头、基层互动、网络服务”为办学模式,以“创建学习型个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单位”为活动载体,以“社区教育系列、文体活动系列、劳动力培训系列和实用技术推广系列”为培训特色,形成了良好的社区秩序、优美的社区环境、文明的社区文化,促进了和谐社区、和谐村组、和谐家庭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
一、结合实际 整体规划
公道镇总面积66.6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其中,常住人口3.5万,流动人口0.6万,下辖11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社区。现有镇、村企业367个。2008年实现GDP45.5万元,人均GDP110975.6元,实现财政收入5253万元,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864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3元,上年度城乡劳动力2.12万人,其中就业总人口2077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辍学率0.1%,高中入学率98%,高中毕业升学率79.2%,上年度社区教育培训总人数10642人,社区居民参与教育的培训率51.1%,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率97.2%,社区老年人员参与培训率89.2%。社区内共有5所学校,面向社会开放率100%,社区文化、体育等教育资源共计25个,其中,烈士陵园1个,面向社会开放率100%。公道镇社区教育办公室现有成员7人,其中专职教师5人,社区教育兼职管理人员31人,社区教育兼职教师25人,社区教育志愿者共计279人。2008年全年政府划拨社区教育经费5.5万元,实际投入15.3万元。
在上级的指导下,公道镇党委政府把社区教育纳入了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成立了以镇长为主任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由分管镇长、党委宣传委员、成校校长担任,镇有关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任委员。为了做好社区教育的具体工作,我们还成立了有分管镇长为主任的社区教育办公室,办公室由文卫科长、成校校长任副主任,负责社区教育的日常工作,由4位专职教师任成员,分别负责村(居)教学点、企业职工、事业单位、外来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了创出社区教育的特色,我们把社区教育工作纳入了公道镇教育发展规划,同时,还制定了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全镇分年度社区教育活动计划,保证了公道镇的社区教育整体性和计划性。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道镇先后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卫生镇、教育现代化示范乡镇、群众体育先进乡镇、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科技工作先进乡镇、扬州市社区教育实验区。公道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先后创建成了江苏省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江苏省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扬州市特色成人教育中心校、示范性成人教育学校,还连续十多年被连续评为邗江区先进成人教育中心校。2008年,被扬州市教育局评为“五项工程”先进单位,被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评为社区教育先进单位,被全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乡镇社区教育先进单位。公道镇“百名农民上大学”的经验还被中组部、农业部编写进了处级干部培训教材,其办学经验多次见诸《扬州日报》和《扬州晚报》。
二、健全网络 整合资源
2006年,我镇为强化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镇长任主任,分管教育副镇长、文卫科长、成教校长等任副主任,组织、宣传、教育、科技、文化、民政、司法、公安、团委、计生、妇联等部门的负责人为组织成员。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设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教育副镇长任组长,文卫科长、成教校长任办公室副组长,具体负责协调社区教育的日常事务。2008年,我们根据全镇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行政村、居委会、重点企业为单位的基层社区和村(居)民学校。基层社区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村(居)主任为组长,大学生村官为辅导员、团支部书记、妇联主任、治保主任等为社区组织成员。
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根据省、市、区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具体实际,制定了公道镇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并列入公道镇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从总体上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还根据各年度的中心工作,制定了社区教育长、短期发展计划,同时还制定了本社区教育工作章程、岗位职责、领导例会制度、督导检查制度等,另外,还确定年度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重点,并进行计划安排,检查指导各基层社区的工作。
我们还对镇、村(居)两级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均实行领导负责制和组织成员年终考评制度。为了创建达标,我们还协调有关部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将各村(居)、重点企业和相关部门的会议室,作为社区村(居)民学校的教室。为了整合到位,我们专门发了文件,并为每个办学点统一定做牌子。我们还约请镇相关部门领导,到各办学点统一挂牌。在此基础上,我们多次组织督查组到办学点进行检查。主要是查“四到位”:一是教室整理布置到位:二是组织制度到位;三是工作计划到位;四是各种活动到位。
公道镇社区教育示范乡镇建设的工作模式是“政府统筹、成校牵头、基层互动、网络服务”。“政府统筹”就是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综合管理,层层协调。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员参与的社区教育格局;“成教牵头”是指将成人教育中心校作为全镇开展社区教育的辐射源和领导小组的办公场所,同时将村(居)社区教育办学点,作为各片基层社区教育的辐射中心,充分发挥镇社区教育中心的指导、示范、督查作用;“基层互动”是以服务“三农”为重点,紧密结合公道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把社区教育的重点放在大力开展村(居)社区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上,切实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社区居民提升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服务。“网络服务”是指为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的科技、示范、宣传、服务等作用,我们开通了WWW.yzgdcx.。cn社区教育网站,系统发布各类信息,为社区所有人员提供学习平台。同时,还以公道政府网站为核心,把公道镇中小学、社区教育网站和各企业网站进行链接,供居民学习。
三、搭建平台 扩展队伍
建好社区教育中心和基层社区的教学点,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前提。镇政府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为各村(居)建立了多功能教室和远程教育设备,同时,还帮助各村建立了农家书屋和健身广场,为基层社区居民的文体活动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2006年,我们拨出专款修建了老红军冯益山烈士的墓地,把它变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为了有效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给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文体活动和培训教育场所,我们出台了《关于公道镇社区教育资源有效共享的决定》,用政策规定社区教育资源实行“早晚开放”。全镇的文体站、中小学、幼儿园、部门和相关村居等单位的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陈列室及其他场所和设施定期对社区居民开放,同时,相关的运动场、篮球场、乒乓室、健身房、棋牌室等运动场所早晚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
2009年5月,公道镇又投入400多万元,在原成人教育中心校的东侧新建了1500平方米的社区教育综合大楼。新大楼建成后,社区教育中心的功能将会更加完善。
公道镇社区教育中心有一支专兼结合,适应公道镇社区教育工作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管理者和教师队伍。全镇有5名专职教师,分别经过校长岗位培训、师德培训、工农业业务知识培训、后备干部培训、计算机培训和汉语言本科学习等。这5名专职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2名,专科学历3名,具有中级职称的4名,高级职称的1名。我们还聘请了由25名由学校教师、企事业单位专家、农艺师、技术能手、机关团体的有关领导、社会知名人士、老干部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都由社区教育中心聘任。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279名由社区各类专家、行家组成的、能满足教育要求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他们分别来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党团员中的青年教师,中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行业骨干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这些志愿者队伍利用业余时间活跃在街道、农村、工厂企业,开展社区教育宣传,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
四、开展活动 服务社区
我们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转变办学理念,更新办学思路,把原来单一的成人教育办学模式转变为面向全民的教育、培训、服务的格局,使培训工作做到经常性、系列性,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培训需求。公道镇的社区教育已形成了四大功能系列。
1、社区教育系列。这个系列包括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我们利用成人教育的教学设施开展“一村一大”专科教育和转服军人、基干民兵的本科培训。近年来,我们开办“乡镇企业管理”、“幼儿教育基础”等大专班,五百多人参加学习。同时,我们还和省军培中心合作,开展了“经济与行政管理”本科教育,有130人参加学习。
2、文体活动系列。包括老年培训、书画培训、影视教育、文化娱乐、扬剧票友会、全民健身等系列活动。我们建立了“逢双年办运动会,逢单年办艺术节,年年都有健身活动”的整体框架,保证了全镇活动的有序进行。
3、劳动力培训系列。包括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能”系列培训、失地农民系列培训、“两后”培训和外来劳动力培训等系列活动。
4、实用技术推广系列。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缝纫实用技术、玩具制造、机械制造技术和鞋服设计等工业实用技能系列培训。同时,还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绿杨”牌系列水产品标准化养殖、中草药鱼病防治技术、特种水产养殖技术、扬州鹅健康养殖实用技术等。
我们还根据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社区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提高了社会认同感和生活满意度,较好地发挥社区教育示范作用。
我们还根据中心工作的需要,积极组织活动特色鲜明、居民参与程度高的社区教育主题活动。配合党建和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配合“全面小康建设”,开展小康宣传进社区主题教育活动;配合组织科和镇团委,在青少年积极分子之间积极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配合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各种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形成一定的工作与创建制度。我镇的学习型活动分三步走:第一步,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第二步,开展学习型单位创建活动;第三步,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2006年我镇实施第一步,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成立了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公道镇关于创建学习开型家庭的实施意见”。 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主要是把“教育起家、道德立家、文化兴家、法律护家”为指导思想,学习道德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人员的意识,提升家庭文明程度,营造家庭良好的学习气氛,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2007年,我们实施了学习型单位创建活动并制定了实施意见,包括指导思想、学习内容、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具体标准。2008年,我们又开展了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活动,并组织力量编写了社区文化乡土教材。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创建社区教育现代化示范乡镇、建设和谐社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不断探索、长期实践的过程。社区教育在我镇虽然起步较早,但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制约,各项工作离上级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我们将继续坚持政府指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动社区教育网络化和标准化进程,充分发挥社区领导小组的力量,合理配置资源,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事业。党委政府也力争在今年完善新建社区教育中心的教学、示范、服务功能和内部设施,真正把中心建设成特色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平台,为公道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将以这次省、市领导专家检查督导为契机,以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和文化需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在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鼓足干劲,增强信心,为实现公道社区各项工作全面提升,为建设美好、和谐的新公道而奋斗。
不当之处,敬请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